海棠文学城

繁体版 简体版
海棠文学城 > 重生后我从煤二代成了投资教父 > 第679章 以我之名,铸我之芯

第679章 以我之名,铸我之芯

香江企鹅总部的顶层办公室里,空气格外凝重。

pony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,眼睛死死盯着最新一期《计算机世界》杂志,眼镜背后能看到他猩红的眼神,几次半张着嘴,却半天没能说出一句话。

杂志封面上,熟悉的企鹅logo被加上了红色围脖,可原本憨态可掬的形象旁,竟插着三把滴血的尖刀,标题用加粗的黑体字赫然写着——《“狗日的”企鹅》。

这几个字刺得pony眼睛生疼,他下意识地瞥了眼旁边摆放的金丝珐琅企鹅雕像——那是张伟红特意送来的藏品,精致华贵,与杂志封面上狰狞的形象形成刺眼的对比。

“无非就是那老生常谈的三宗罪,至于骂的这么难听吗?一点风度都没有了?”pony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
这些年外界对企鹅的批评从未断过,但是pony坚持认为企鹅现在的发展道路绝对是正确的。

检验企业的唯一标准就是利润,账面上的钱会实打实的告诉你企业做的怎么样。

可他没想到,一家专业的行业杂志,竟会用如此粗俗下流的词汇做头版标题,公然攻击国内市值第一的互联网公司。

“他们老板平时就这么勇吗?”pony喃喃自语,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。

助理轻手轻脚地走进来,见他脸色难看,不敢多言。

pony将杂志拍在桌上,声音沉了下来:“交给法务部,按最高标准起诉,从重处理。”

他很清楚,跟这些媒体下场掰扯口舌,只会落得“没格局”的骂名,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,才是最稳妥的做法。

处理完杂志的事,pony靠在椅背上,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在米国的张伟豪。

同样是面对行业争议,张伟豪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——水果抄袭i外观,

人家没骂街没互撕,仅凭一句“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”,就把一场侵权官司做成了全球营销,如今风评一边倒支持i,连带着新品热度都居高不下。

“张伟豪这公关团队是真厉害。”pony拿起手机,翻出之前存的i官方动态截图,越看越觉得佩服。

企鹅这些年靠模仿跟进、引流打爆的策略虽赚得盆满钵满,却也背负了“抄袭者”的骂名。反观张伟豪,既守住了权益,又赚足了口碑。

“看来以后真得跟张伟豪多学学,这格局和手段,一天比一天泼辣啊。”

窗外的香江夜色渐浓,pony看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,心里暗下决心:这次官司过后,企鹅得好好调整公关策略了。

毕竟,靠垄断赚来的口碑终不长久,要想走得更远,还得学学张伟豪的“四两拨千斤”。

可他没料到,危机来得比预想中更快——因持续扩张挤压到另一位行业巨头的核心底盘,一场企鹅创立以来最严峻的危机骤然爆发,

也被pony后来紧急定义为“生死存亡之际”,一时间焦头烂额。

与香江的紧张氛围截然不同,铸梦半导体的实验室里一片热火朝天。

张伟豪站在测试仪器前,张伟红正拿着一枚封装好的芯片递过来,史密斯和高世东围在一旁,满脸兴奋地介绍着:

“张总,这就是我们最新自研的z1芯片,完全按您的要求采用双核ar架构。

现在安卓阵营主流还是单核或低频双核,咱们这颗cpu性能直接翻倍,多任务处理从‘能用’升级到‘流畅可用’,用户一上手就能感觉到质的飞跃!”

“更关键的是工艺!”高世东抢过话头,拍着测试数据板自豪道,“采用最新45n工艺,性能暴涨的同时还把功耗压得死死的。

再加上李倩团队的系统深度优化,说句吊打同期所有产品毫不夸张,包括水果的新机,跟安卓机型比更是遥遥领先。

这可不是吹的,实验室数据摆着呢。”

史密斯连忙补充核心亮点:“gpu是英伟达专门为咱们定制的gz1代,图像性能是上一代的15倍,

真正能在移动端流畅跑3d大型游戏,这在业内绝对是首创!”

看着一胖一瘦两人一唱一和的模样,张伟豪忍不住勾了勾嘴角,这俩人凑一起倒像说相声的。

这时李倩拿着优化报告走过来说道:“总体而言,z1相对于上一代就是‘降维打击’。

关键在于软硬件深度协同,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真正实现了1+1大于2的效果。”

张伟豪接过芯片,对着灯光端详,这枚小小的芯片,承载的不仅是i的技术野心,更是即将颠覆智能手机市场的底气。

他转头对众人说:“芯片和系统都到位了,接下来就是生态。

补贴计划加大力度,务必在z1上市前,把主流游戏和应用都拉进来。

“明白!”史密斯和高世东等人连忙点头应下,将张伟豪的要求快速记在笔记本上。

张伟豪看着手中的z1芯片,目光转向史密斯,语气郑重:“z系列芯片是咱们自家旗舰机型专用,自然要做到行业顶尖;

但饕餮系列的研发也绝不能放松,它的定位就是专门针对那些‘小火龙’级别的发热芯片,精准切入中端市场。”

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:“等饕餮系列量产,单靠卖芯片,铸梦半导体就能赚得盆满钵满。”

这话让史密斯眼睛一亮,只做自家配套固然稳妥,但对外销售芯片无疑是老德州仪器手机芯片人的心愿。

要不是之前公司业务重心转移,高通还真不一定能压着自己一头。

随后张伟豪的目光落在高世东身上,语气多了几分严肃:“国内的生产线建设要加快进度,务必尽早投产。

以后咱们的产品,从芯片设计、系统研发到整机生产,全产业链都要牢牢抓在自己手里。

哪怕是核心原材料,让西部矿业单独开矿供应都可以,必须实现完全自主可控。”

高世东和身边的技术负责人面面相觑,心里满是不解:交给成熟的供应商代工,不仅能节省巨额的厂房和设备投入,

i手机的单品利润还能提升不少,老板为何三番五次强调要掌控全产业链?

可看着张伟豪坚定的眼神,没人敢提出质疑,只能沉声应道:

“我们马上去推进,全力推进全体系的生产建设工作。”

张伟豪自然看出了众人的困惑,却懒得过多解释。

他们没经历过后世“卡脖子”的窘迫,不会明白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自主的重要性。

他握紧手中的z1芯片,这枚芯片轻得几乎没有重量,在他心里却重如泰山。

“z系列”这个名字,取的就是自己姓名“张伟豪”中“张”的拼音首字母。

以我之名,铸我之芯,这不仅是对自己技术理想的践行,更是要在全球半导体领域,刻下属于华夏企业的印记。

“大家各司其职,务必在z1手机上市前完成所有准备。”张伟豪将芯片放回专用包装盒,语气铿锵,

“咱们不仅要在产品上碾压对手,更要在产业链上掌握主动权,大家一起缔造一家属于我们自己的智能终端帝国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